“传闻中的高考考试录取场,是在一个宾馆,由武警把守,密不透风。”21日,我省开始本科第二批次录取工作,应省教育考试院邀请,18名来自我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区域及边远区域的代表,来到录取场一探到底。
他们中有基层招办主任、教师、父母,还有考生,他们想见证高考考试录取步骤,体验严格、规范的招生过程,而考生中有些急切地想了解自己是不是被录取了。
【考生体验】
严格按程序办事
录取场设在龙泉的一家酒店,果然这样前听说,门口有武警严密把守,进出都要盘问。
杨兰是宜宾兴文县文科考生,苗族,总分503分,考试报名的是西南民族大学财会专业。而北川中学考生李卓林已在提前批次被解放军外语学院录取,她的不少同学正在等待录取消息,她非常想从录取场带点好消息回去。
经批准,杨兰在电脑输入九位考号后,看到我们的档案处于“院校在阅”状况。“这意味着,她已经达到考试报名学校的调档线,档案被高校调走了。”录检组负责人说。
一位考试报名西华大学的男孩,因调档线差2分未能提档。他找到招办员工,问能否减少提档分数。“调档线由学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填报的状况等多种原因决定,并非人为可以说了算的,一分之差,多出的考生可能就有三四十个。”员工说,“第二志愿有4个平行志愿,还是有录取的期望。”
【父母感受】
录取公开透明
高校从下载档案到发公告书,又要走什么步骤?代表们的第二站,是在四川师范大学。该校要在本二批次录取的第一天,完成3900多名考生的档案审理工作。
该校的录取地址,设在校内一个单独院落里,录取期间,员工全部吃住在此。“学校拿到学生档案,先审察,看报名信息,看考生是不是符合专业需要,然后再按成绩高低排序录取。”员工梁亮说,学校确定拟录起名字单后,再将信息返回省招办录取场,那时考生的档案状况将显示“审核中”,待招办审核通过后,最后完成录取,学校直接打印和邮寄录取公告书。梁亮表示:“刚刚结束的艺体类录取,学校没降分录取一名考生,也没让一名高分考生落榜,考生和父母大可放心!”
赵先生的女儿赵钦羽已被大学录取。“目前读大学的机会多了,也愈加公开透明。”1982年,他从九寨沟县的一个乡村考入中专学校,“那时考大学非常难”,女儿终于帮他圆了大学梦,“只须好好学习,命是可以学会在自己手中的。”
本报记者 张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