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单项选择题
1.据北京人社局消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从2019年7月1日起,北京调整月最低薪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小时薪资标准。其中,月最低薪资标准从2 120元调整到2 200元,增加80元;非全日制从业职员小时最低薪资标准确定为24元/小时,非全日制从业职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薪资标准确定为56元/小时。上调最低薪资标准
①有益于让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是第一次分配,有益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进步
③旨在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④有益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分析】鼓励生产要点参与分配,有益于让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排除;上调最低薪资标准是第一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③排除;上调最低薪资标准有益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进步,②④符合题意。
2.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将来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当令预调微调,稳定总需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内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①加强农业补贴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企业筹资规模扩大→社会总供给增加
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财政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减少部分日用品消费税率→社会总需要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分析】第一可以参考“积极的财政政策”把②排除掉,再把推理不正确的①排除掉。③是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剖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④是从财政收入的角度剖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符合题意。
3.某村老李2019年以前在自己承包的10亩土地上经营,年纯收入15 000元;2019年将来,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每月拿到3 000元薪资。对材料中涉及的分配方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老李的年纯收入15 000元是按劳分配
②每亩800元土地流转费是按劳分配
③每月3 000元薪资收入是按劳分配
④每月3 000元薪资收入是按劳动要点分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分析】老李在自己承包的10亩土地上经营,年纯收入15 000元,是按劳分配,①正确。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租金是按生产要点分配的范畴,②错误。老李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每月拿到3 000元薪资,是按劳动要点分配,故③错误,④正确。故本题选B。
4.2019年1月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额度由原来的500万元/人提升至800万元/人,并且奖金全部授与获奖人个人,其他奖项也把奖金额度提升50%。提升科技职员奖金额度是基于
①按生产要点分配能够帮助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②国家对常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益于推进经济进步
③健全按要点分配,让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分析】提升科技职员奖金额度体现了国家对常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益于推进经济进步,有益于健全按生产要点分配,让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③正确。按生产要点分配会拉大收入差距,①错误。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5.《2019年中国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经济下行重压依旧严峻,维持经济稳定增长至关要紧,今年财政政策将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下列是适当的财政手段的是
①合理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促进经济进步 ②减少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拉动消费
③增发国债,增加税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④降低税收,企业税负减轻,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分析】经济下行重压依旧严峻,要维持经济稳定增长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因此合理适度的财政赤字,降低税收,企业税负减轻,可以拉动经济增长,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是货币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③说法错误,应降低税收,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故本题选B。
6.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第一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愈加重视公平。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愈加重视公平的是
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
②某企业打造完善以营运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资的规范
③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料之外伤害保险
④某市企业最低薪资标准由每月1 260元调整为1 400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分析】再分配是指在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点进行第三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方法进行。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是是第一次分配的范畴,不选。
7.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进步的指导建议》,需要减轻中小微型企业税费负担,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加快推进地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推行普惠性税收减免。材料中的减税费举措
①扩大小微企业筹资规模,减少筹资担保本钱
②发挥了财政在稳定经济进步中的独特杠杆用途
③借助积极的货币政策推进小微企业健康进步
④通过结构性减税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分析】材料没体现小微企业筹资问题,排除①;这类减税费举措是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推进小微企业的进步,排除③;材料中《指导建议》这类减费税举措通过结构性减税引导资本合理流向实体经济,发挥了财政在稳定经济进步中的独特杠杆用途,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8.为办好2022年冬奥会、打赢蓝天守卫战,自去年以来张家口投入2.32亿元防治污染,改变空气环境水平,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57亿元保护生态环境,为持续改变全市生态环境水平作出巨大贡献。这说明
①财政具备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有哪些用途②行政方法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必不可少③仅靠市场解决不了环境等公共商品的供给问题④财政投入为改变环境提供了要紧的物质保障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分析】去年以来张家口投入2.32亿元防治污染,改变空气环境水平,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57亿元保护生态环境,这说明财政投入为改变环境提供了要紧的物质保障,仅靠市场解决不了环境等公共商品的供给问题,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体现的财政方法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方法,而行政方法在材料中未涉及,应排除②。
9.2019年,某省为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尽快补齐社会保障弱点,加紧编织一张覆盖全省人口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是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抑制通货膨胀→提升货币购买力→改变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进步生产
【答案】B
【分析】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可以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并不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也不可以调节过高收入和增加社会总供给,A、C、D三项错误。
10.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七年之后又迎来新的调整。此次调整与上次有着不一样的年代背景,而且在调整起征点的同时增加抵扣的内容,既响应百姓的呼声,又符合个税改革的方向。此次个税改革可能引发的传导效应正确的是
A.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社会和谐与公平
B.国家财政收入持续降低→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达成藏富于民的改革目的
C.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要得到更充分释放→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用途增强
D.行政管理经费出现短缺→倒逼政府推进简政放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答案】C
【分析】此次税改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要,拉动经济增长,C正确。此次税改与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无直接关系,A错误;个税只不过国家税收的一种,此次税改并未必会致使国家财政收入持续降低和行政管理经费出现短缺,B、D错误。
11.近几年来,国内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聚力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P表示价格,Q表示数目),能直接引起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1的是
①2019年国内将继续实行新能源汽车购置打折政策
②通过税收打折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范围项目建设
③减少贷款利率水平,缓解国内实体经济进步中的筹资难问题
④推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鼓励企业加强革新和生产性投资力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分析】②④:国内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聚力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P表示价格,Q表示数目),通过税收打折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范围项目建设,推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鼓励企业加强革新和生产性投资力度,能直接引起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1,②④符合题意。①:2019年国内将继续实行新能源汽车购置打折政策,直接引起的是消费需要扩大而不是市场供给扩大,①与题意不符。③:减少贷款利率水平是货币政策,材料强调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12.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常常会打出“组合拳”。下列政策、手段最大概成为“组合拳”的是
A.提升存贷款利率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B.增加税收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提升存贷款利率
C.扩大国债发行规模降低税收减少存贷款利率
D.降低国债发行规模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存贷款利率
【答案】C
【分析】提升存贷款利率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此的组合拳不配套,A错误;增加税收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自相矛盾,B错误;扩大国债发行规模、降低税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存贷款利率是积极的货币政策,打出了宏观调控的“组合拳”,C符合题意;降低国债发行规模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自相矛盾,D错误。
2、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需要。
目前,国内经济下行重压变大,但经济进步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为进--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国内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9年国内将推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随后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将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进步。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推行普惠性税收减免。全方位推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剖析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驱动用途。(16分)
【答案】①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可以激起市场活力,创造优质进步的营商环境。②减轻税收负担,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革新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振兴实体经济。③财政政策精确发力,勉励科技革新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为经济进步提供新动能。④减税降费降本钱可以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推行新个税减轻居民税负,有益于拉动消费,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
【分析】本题以为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国内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有关常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需要考生运用经济常识剖析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驱动用途。解答本题第一需要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要进行充分解析,从材料的表述中提炼出重点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有关常识进行剖析作答即可。本题着重可以从激起市场活力,创造优质进步的营商环境、帮助制造业企业革新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振兴实体经济、勉励科技革新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与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的角度进行剖析作答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需要。
2019年5月15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拓展农商互联工作,中央财政给予每省2亿元的资金支持。农商互联工作支持采取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投资合作经营管理模式的农商品流通。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健全基础设施,革新应用新模式、新技术,推进农商互联互动,提高农商品Supply chain水平和效率。具体包含加大产后产品化处置设施建设,进步农商品冷链物流,提高Supply chain末端惠民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优化重点步行街的农商品Supply chain产销对接功能等。各地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农商品产后产品化处置设施和冷链物流的比率不能低于70%。对符合需要的企业和单位予以支持,鼓励根据“菜单式、全公开、可追溯、问绩效”的方法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更多使用以事后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的“以奖代补”方法。鼓励革新财政政策,支持跨地区联动项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常识,剖析中央财政拓展农商互联工作的意义。(9分)
【答案】①财政具备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有哪些用途,中央财政拓展农商互联工作有益于弥补
市场调节的不足,提高农商品Supply chain水平和效率。(3分)
②中央财政拓展农商互联工作有益于提升农商品流通效率,健全农商品流整体系,促进
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2分)
③中央财政拓展农商互联工作有益于满足广大买家农商品消费升级需要,提升消费水平。(2分)
④中央财政引导企业革新模式,提升农商品Supply chain水平和效率,提高惠民服务能力,实
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分)
【分析】本题需要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常识,剖析中央财政拓展农商互联工
作的意义。是意义类主观考试试题,常识限定不清楚,需要携带设问审材料,进一步锁定答卷要点。材料“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拓展农商互联工作,中央财政给予每省2亿元的资金支持”说明财政具备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有哪些用途。材料“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健全基础设施,革新应用新模式、新技术,推进农商互联互动,提高农商品Supply chain水平和效率”说明财政有益于提升农商品流通效率,健全农商品流整体系;提升农商品Supply chain水平和效率,提高惠民服务能力;同时,也满足广大买家农商品消费升级需要,提升消费水平。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需要。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19年1月1日,新个人所得税法将全方位推行。为了让纳税人尽快享受减税紅利,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成本和税率适用问题的公告》,2018年十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纳税人实质获得的薪资、薪金所得,减除成本统一根据5000元每月实行,并实行新的税率表。提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中低收入阶层来讲,无疑是利好的。除去提升个税起征点,其它个税改革手段也同样以民生为重心,初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货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常识,剖析说明个税起征点提高是什么原因。(12分)
【答案】①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是经济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势必需要。②个税起征点的提高能够帮助抑高提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③有益于降低居民税负,增加收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④有益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就业,促进生产。
【分析】本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常识,剖析说明个税起征点提高是什么原因,本题的常识范围是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常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剖析说明个税起征点提高是什么原因,是缘由、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是经济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势必需要;能够帮助“抑高提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有益于降低居民税负,增加收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有益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就业,促进生产等方面来回答。